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

TEST

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

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

佳言摘錄(2014/03/10更新)

1.Steve Jobs:
“你們的時間有限,所以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別人的生活裏。不要被條條框框束縛,否則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結果裏。不要讓他人的觀點所發出的噪音淹沒你內心的聲音。最為重要的是,要有遵從你的內心和直覺的勇氣,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。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”

2.“一個人想要成功,就必須找到屬於他的世界,因為唯有在其中,才能發揮他最大的潛能。”

3.牛頓說:“天才是長久的耐苦。”長久的耐苦不一定造成天才,天才卻有賴於長久的耐苦。一切的成就都如此。天生的是資稟,造作的是修養,資稟是潛能是種子,修養使潛能實現,使種子發芽成樹,開花結實。

4.若要人前顯貴,就要人後受罪

5.學習不是常勝軍的神話,而是失敗的過程

6.過了愛做夢的年紀,轟轟烈烈不如平靜

7.當大部分的人都在關注你飛得高不高時,只有少部分的人關心你飛得累不累

8.問有三種,不懂則問,雖懂有疑則問,雖懂而想知更多則問!

9.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,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,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。by 清大 彭明輝 教授

10.智者,既能奮發不休,就能盡人事,順天命。
by 新三國演義043,司馬懿與曹操之語

11.
車手,在賽車裡時永遠是一個人
只能依靠自己
可是,不能因為這個就只為自己而跑
要時刻想著自己在為誰而努力
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,就永遠當不了好車手
by日劇 飆風引擎 第九集 教練之語

12.know yourself,be yourself.
(認識你自己,做你自己)

13.平庸的老師背誦,負責的老師講解,優秀的老師示範,偉大的老師啟發。

14.電影「九品芝麻官」:貪官奸,好官得比貪官更奸。

15.犀利人妻:
再苦的生活中,還是會有甜美的時刻。
也許,這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,沒有過不去的關。

16.人的一生走法很多,但多數人都像在參加十萬人馬拉松競走,只有少數人選擇自己的幽徑、千里獨行。by 蔡志忠

17.就我個人而言,要認真理解一個新的知識時,至少要看過三本書:第一本書是學習要獲取的知識,第二本書是比較作者的思路,第三本書是融會貫通以培養出自己的想法。 by 良葛格

18.除非你越活越笨,不然(預作計畫且堅持依計畫行事)這不合邏輯 by 詹宏志

19.狡兔死,良狗烹;高鳥盡,良弓藏;敵國破,謀臣亡。by 韓信

20.人世間的事情,大多談不上真正的深仇大恨。主要不過是立場的衝突罷了。一旦雙方的立場有所轉換,利益和衝突的因素也就會轉變、消失。所以不要隨便把對手視為敵人或仇人,帶進太多情緒化的東西,這樣我們才可能冷靜地觀察對方,客觀地審視自己。也唯有這樣,我們才能從交手的過程中學到東西。 by 郝明義 工作DNA

21.知道自己的斤兩,但還是硬著頭皮向前,這樣的人生才有味道。 by 洛基

22.若一個人心中缺乏對他人的體貼與包容,所謂的正直與道德其實僅為一種自私的冷酷
容易強把自己的價值觀硬加在他人身上,並以敵視的態度面對所有在價值觀上跟自己有所差異的人。
by 專案管理生活思維BLOG「 敗犬脫出系列十,我可能不該愛你」

23.侯文詠fb粉絲團:

我認為有機緣能做大事、做大官、賺大錢當然很好。但萬一做不成,鼓勵大家立志忙小事,其實也沒有什麽不好。因為沒有小事,就沒有小事帶來的小快樂,沒有許許多多的小快樂,人生一不小心,就會變成了只是爲了大事、大官或大錢而存在的一段漫長、無聊,還不一定有回報的過程。

24.綠角的基金八堂課:

假如金錢可以換得我們人生中的某些美好,而金額也在自己可以負擔的範圍之內,那我們實在不應否定自己這個快樂的可能。

因為一個人生命中可以經歷的美好經驗,是應該被實現的,而不是一個僅存在存簿數字上的可能。

當你願意以金錢換取生活上的快樂時,你也才能真正體會金錢的快樂。

25.電影「立春」影評:
『技术是谋生的手段,艺术乃是人活着的目的』《死亡诗社》中,一开始基廷老师就这么教导同学们。人 掌握某种技术生存下去,然后享受到某种艺术带来的精神慰藉,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将艺术、谋生加在 一起,使谋生为艺术拖累,使艺术和谋生互相折磨。
(from http://movie.douban.com/review/1379604/

26.其實我覺得每一盞燈,就代表一個家人
爺爺奶奶爸爸妹妹
然後那個紅色的
就是也許是家嘛
然後我覺得
我們每一個人
都會有一天都會結束
就像蠟燭一樣
它不是永恆的 對
然後重點不是它可以燒多久
而是怎麼去燃燒這一個生命

by方念華主持節目「看板人物」:不只李大仁 直白‧陳柏霖

27.「人生中出現的一切,都無法擁有,只能經歷。深知這一點的人,就會懂得:無所謂失去,而只是經過而已;亦無所謂失敗,而只是經驗而已。用一顆瀏覧的心,去看待人生,一切的得與失、隱與顯,都是風景與風情。」—扎西拉姆多多,《喃喃》。

28.沒錯,你是靠著你的經驗賺得了目前的社會地位和財富,但那並不代表你的想法就是對的。我年輕,或許什麼都不懂,但我唯一有自信比你瞭解的是,這世界的確不斷的在變動,我們都需要謙虛地瞭解、接納世界上每件事物,即使他超出了你能理解的範圍,也不能看對方不爽就搧他一巴掌。 2013/11/26 亂說話

29.當所有人都瘋狂,而我自詡為正常,究竟是誰瘋?

30.我是一個年輕、受過教育的白人。我非常非常的幸運。而人生是不公平的。因此,如果人生是不公平的——它就與工作努力無關,而是關乎能否洞悉整個社會系統。

by SnapChat - Evan Spiegel

31.好像看戲一樣,我的位子在最後一排,舞臺的燈光也不甚明亮,我沒能看得十分清楚,可是到底也看過了。 by 王鼎鈞

32.「聽一個人說話,不是要聽他講了什麼,而是聽他沒講什麼。」
by 電影 海闊天空 孟曉駿對成東青之語

33.
我覺得閱讀可以培養你獨立自主精神世界
這是什麼意思?
他會讓你知道說
我不見得一定要跟著所有人的行為走

by 田臨斌 邁向樂活人生的十堂課 雄中家長讀書會

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

閱讀:作自己的教育部長

我是技職體系出身,沒有經過高中慘烈的考試讀書、讀書考試的摧殘。但五年的五專學生生涯中,關於電子科系的相關知識與實做技能相當薄 弱,對於這五年的學習停步,我感到可惜。因為當時非常想念高中,只因家父反對,認為我成績不夠好。豈知在我入學五專後一兩年內,大學入學率大幅提高,父親 的疑慮已然不存在,「人人皆有學校念,就算你是十八分」大概就從我那年代開始起步。 在五專四五年級時,我也跟著班上許多同學,隨波逐流地補起習來,想考二技。後來我看到了自己喜愛的資管系,毅然將正在進行中的電子補習課程轉班至資訊課程去。

出了社會從事資訊相關的工作,雖然現在資訊界被戲稱為「IT慘業」,榮景不再、工時長、負擔重(哪一個行業不是如此?),但我仍覺得當年轉系的決定是正確的,否則可能會為了不痛下決心而後悔,終日做著不喜歡的事情,渾渾噩噩。

謝宇程先生寫的這本「作自己的教育部長」,書名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驚訝,其實每個人都應該要當自己的教育部長,這身份不是你爸媽、也不是學校老師能夠決定你的前途,他們的角色是輔助,學習路上怎麼走,主動權要掌握在你手上。

要是當年自己有自覺、能積極點,查閱選校選系等資料(但我想那時候很難有現在如此開放的環境讓我找到相關資料)、多問問老師、長輩們「電子科畢業後能幹嘛?」就不會白白浪費五年光陰在自己不喜歡、不能夠讀的科系中。

如果你是國高中生,強烈建議排出一天時間,甚至瞞著你爸媽躲到圖書館去好好地讀這本書,一邊讀一邊思考你自己的未來。

如果你是已經踏出人生的第一步,而且你覺得學的很快樂、對未來前景感到一片光明者,可以拿這本翻一翻,說不定可以看到不同的想法。
而對於那些學的很痛苦,上任何課好像鴨子聽雷(我就是),強烈建議蹺課也要靜下心來把全書看完,裡面有很多勇敢轉彎的例子,看看別人想想自己,不能夠繼續討厭上課而蹺課打電動了。

如果你身為父母,已有子女,這本書可以啟發你對於「一定要上明星高中、一定要上國立大學才有未來」諸如此類的想法,做另一番顛覆。或許我們這一代已經很難再 轉彎(生了小孩的人,大概都如此),但如果能看清目前社會環境的變遷,不再以單一出路為成功之道,讓小孩能依照個人志願與專長,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,相 信這也是父母們所樂見的。

如果你是老師,書中的現象你或許清楚,或許從未思考到這麼細,希望你能抽空看一看,對於我們下一代的未來能夠投注些心力,幫助那些看起來對於學習很困惑的學生。或許成績不好是因為他沒興趣,或許他沒興趣是因為抓不到訣竅還是另有專長與喜愛呢?我一直很嘆息自己求學路上沒有遇到為我指引大方向的良師明燈,哪怕隻字片語,一個學生的未來從此轉彎、騰飛也不一定呢。

對於教育這件事情,這本書可以帶給你很全面性的思考。不論你的角色是學生、老師、父母,都可從中受益。

作者 謝宇程的部落格:http://learning-professions.blogspot.tw/


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

閱讀:零雜物



清理有形無形的雜物
生活中日積月累的雜物,不管是實體可見的書籍雜誌、玩具模型、衣服裝飾
或是心靈中無形的壓力、念想(嫉妒、厭惡、復仇...)
只要不定時清理,這些雜物會漸漸影響你的生活、價值觀、甚至導向反面思維

如本書推薦者心理師蘇絢慧序中所言:
「透過不斷地擁有物品、收藏物品、囤積物品,誤讓自己以為好像擁有很多,不致匱乏、不致空洞,卻因此更顯得在與他人關係上情感的匱乏與虛空!」

沒有不可清除的東西,留下對你最有用的
 2014春節過年前我閱畢此書,將本來欲整理書籍的計畫擴充為整理整個房間,而這一決定的「成果」,就是清理出十數袋即將送至垃圾與回收場的東西,和更整齊乾淨的房間。

當我整理過程中,看到許多年少時期保留至今的文件、書籍,我都下定決心丟掉 ;時過境遷的照片、信函,因隱私緣故也以燒毀方式處理。

當我整理完,將雜物一一送上垃圾車時,我的心裡突然有種很輕鬆的感覺。

環繞房間四周,發現自己需要的是那麼的少。